二澳新舊村村民以務農為生,除了種植大米、瓜菜等農作物外,也養豬和家禽。據悉,村民飼養的家禽初期只有雞,後來才養鴨,而且主要賣鴨蛋而非鴨肉,賣雞蛋的亦不及鴨蛋的多,後來養鴨數目更多於養雞。此外,村民也會養牛作耕田之用。

村民生活淳樸,和其他的農村並沒有兩樣。孩子一般都是穿父母、兄姐或親戚的舊衣物,縫縫補補直至沒法再穿著,有時更會用已完成葬禮儀式的白色壽衣或白布來做衣服。他們將白布洗淨去掉穢氣後,把搗碎的油甘子和樹皮放進水裏煮滾,將白布染成褐色後再用。平時,村民赤腳行走,皮膚十分粗糙,不會那麼容易刮傷,上山砍柴也不成問題。不過洗澡後、睡覺前幾小時,也會穿上木屐,保持雙腳乾淨。

日常買賣
二澳村鄰近大澳,在日常生活中,兩村村民互相補給。二澳村民向大澳購買村裏少有的物品,如柴、油、鹽、糖、魚類、木屐、布鞋、鍋、碟子等,而大澳村民則向二澳購買米、菜、瓜和蛋等。

村民一般都會擔著農作物到大澳去做買賣,物品多時會駕駛梢船運輸,但由於造船價錢昂貴,很少人有船。後來,即使村民掌握造船技巧,但同樣因材料昂貴無法自造,寧願購買二手船自行修補。當時每艘梢船至少需要一個船長、一個划船,據說一個船長和兩個划船才最理想。

除大澳外,村民也會將農作物運到西環售賣,平均每個禮拜出去一次,若貨物太多,村民也會以水路運貨。當時二澳有一艘在凌晨3點出發到西環的船,船程大概3個小時。做完買賣後,村民回程時趁機於大澳購買物品再回村,下午3點多回村,盡量在一天完成所有買賣。

根據龔氏族人龔學成與龔偉興回憶, 由於二澳村較為貧窮,村民生活一直頗清苦。以前只有二澳村村民會外出做買賣,但並沒有任何人去二澳村做買賣。直至現在,一些上年紀的村民,還會還錢給一些以前常光顧的店舖,可看出就算有收成和買賣,並不代表而這也是所有農村的生活寫照——農村生活困苦,農作物產量少時,不足以維持生計,但農作物豐收時,物價下降,出售也成為問題,甚至要煩惱如何處理過剩的農作物。

務農以外
為了改善生活,二澳村民除了耕作,也會捕撈海產及上山砍柴補貼生計。冬天時海產收獲甚豐,但隨著年月過去及沙涌環境的改變,海產數量一年不復一年。據說早期大澳發展時需要大量建築材料,由於沙是製造混凝土的原材料,一些不法之徒趁悄悄到二澳挖沙,環境遭破壞,這也是造成二澳海產驟減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
至於二澳日常用的柴禾共有兩種。一種是細枝,有如大拇指般粗,主要用來燒豬或燒肉,因此又稱「燒豬柴」。以往規定位於底層的燒肉爐不可用炭,必須用柴。另一種比「燒豬柴」短的,主要是日常生火之用。在未有石油氣,而火水價格又高時,人們一般都是靠柴或者用柴與火水混合來生火。由於大澳多是漁民,較少砍柴,因此二澳村的柴禾多數可銷往大澳。及至後期,也只有屋村才有煤氣供應,因此大澳對廉價的柴禾有需求,造就二澳村村民賣柴的機會。